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2022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公告(22名)

来源:教师招聘网 | 发布时间:2022-04-29 11:46:33 |  访问:41316

根据《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苏办发[2020]9号),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批同意,市职业大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团结同志,廉洁奉公。

3.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4.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81年4月22日以后出生);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应聘人员,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1976年4月22日以后出生);对年龄另有要求的见岗位简介表;户籍不限。

5.具备《2022年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中要求的资格条件,其中,“专业”的设置目录为《省202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业参考目录》;工作经历计算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

6.资格条件中的“2022年毕业生”,指在2022年毕业并已取得学历(学位)证书,且仍无工作单位的人员。其中,能够提供《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原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日期可放宽至2022年12月31日;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须在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2020年和202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若仍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档案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以及国(境)外同期毕业且已完成学历认证但仍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人员,可应聘面向2022年毕业生岗位。

参加基层服务项目的人员,如参加服务项目前无工作经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的,可应聘面向2022年毕业生岗位。

以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的人员,退役后1年内的,可应聘面向2022年毕业生岗位。

7.除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学历认证日期可放宽的普通高校2022年毕业生和国(境)外同期毕业人员外,其他人员须于报名截止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方可报考,其他国(境)外留学人员须于报名截止前完成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方可报考。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请不要报名应聘:

(1)现役军人或国民教育序列普通高校在读非2022届毕业生;

(2)与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或者近姻亲关系等亲属关系的,不得应聘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岗位;与现有在岗人员存在上述关系的,不得应聘到岗后形成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管理类岗位,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明确应当回避的岗位;

(3)新《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于2020年3月13日起施行,根据其后发布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被聘用到省地方各类事业单位3年服务期未满的在编(在册)人员;

(4)2022年8月31日前,5年服务期未满的新录用公务员,或有规定(含协议明确)不得解聘离开工作单位(岗位)的人员,或国家和省另有规定不得应聘到事业单位的人员。

二、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详见附件1《2022年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

三、招聘录用程序

(一)报名

1.报名时间:2022年4月22日起至2022年5月29日。

2.报名方式:采用网络报名方式,信息填报、材料上传、资格初审均通过网络进行。专业填报以满足岗位学历要求的个人学历(学位)证书上专业名称为准。

报名网址:详细请见报名信息

电话:详细请见报名信息,联系邮箱:详细请见报名信息

3.报名材料:

(1)上传个人2寸免冠照片(30kb以下,jpg格式,像素130x170)、个人简历、身份证、各层次学历学位证、各层次职称证书,以及应聘岗位所需的其它相关资格证书(件)。

(2)2022年毕业生还需在“学习简历”中上传毕业生推荐表、就业协议书、成绩单。

(3)非2022年毕业的归国留学人员须在“学习简历”中上传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4.招聘岗位开考比例详见岗位简介表。报名者须严格对照招聘岗位条件、专业参考目录(附件)如实申报,所提供的应聘材料必须齐全且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或违反招聘简章规定的,随时取消应聘和录取资格,责任由报名者自负。

(二)资格初审

经学校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确定人员名单后在学校网站“招聘信息”栏(详细请见报名信息)公示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公示三天后,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考试。

(三)资格复审和考试

1.资格复审在面试前进行,主要是对面试入围对象是否符合选聘岗位所需资格条件进行复审。复审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复审合格的,当场发放面试通知书,复审不合格的,取消面试资格。

按目前疫情防控有关要求,考生须提前14天申领“苏康码”(报名成功后即可申领),资格复审(面试)前,考生须接受“苏康码”“防疫行程卡”查验和体温检测,当天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苏康码”为绿码且经现场测量体温低于37.3℃,并无干咳等异常症状的,方可参加资格复审(面试)。相关防控要求将根据我省、市疫情防控形势及疫情防控指挥部指令及时调整。

2.考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报名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之比小于10:1的岗位,直接进行面试。报名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之比大于10:1的岗位,增设笔试环节。

3.笔试和面试的内容以考察拟任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主。

4.报名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之比大于10:1的岗位,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以百分制计算,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在合格分数线以上根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3:1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选,不足3:1比例的,按实际符合条件人数确定进入面试人选。笔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40%、面试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60%。

面试由专业能力测试和专业面试组成,专业能力测试和专业面试各占面试总成绩的50%。专业面试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专业面试成绩当场公布;专业能力测试不设合格分数线。面试总成绩设60分为合格分数线,以百分制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

增设笔试的岗位,如总成绩相同的以笔试成绩高者在前,若笔试成绩相同,以专业能力成绩高者在前,如专业能力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均相同的,则由学校另行安排加试。直接面试的岗位,面试成绩为专业能力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如总成绩相同的以专业能力成绩高者在前,如专业能力成绩和专业面试成绩均相同的,则由学校另行安排加试。

5.考试成绩在学校网页(详细请见报名信息)公示3个工作日。

(四)体检和考察(政审)

1.进入体检的人选,在招聘考试成绩合格分数线以上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根据招聘计划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项目和标准参照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体检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不合格者不得聘用。

2.对体检合格人员进行考察(政审),考察标准参照市公务员招录考察相关要求进行。因考生体检、考察不合格或主动放弃等原因出现招聘岗位空缺时,如学校决定递补(也可决定不递补),再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备案。如递补,在该岗位的面试合格人员中,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录用后(录取通知书开出之日起)放弃录用资格的,不再递补。

(五)公示和聘用

1.拟聘用人员名单,在学校网站(详细请见报名信息)公示7个工作日。经公示无异议人员,办理录用手续。

2.录取人员应在《录取通知书》规定时间内报到并办理聘用手续,签订聘用合同,期限不低于3年。因个人原因逾期未报到的,取消其录取资格。

3.聘用人员应当在招聘单位最低服务3年(含试用期),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试用期为12个月,其他人员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定岗定级;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

4.本次招聘岗位均为市市属事业单位编制,学校根据业绩能力、学术水平、专业学科紧缺程度,为高层次教师岗位提供住房补贴、科研启动经费、过渡教师公寓、工作量减免等引进优惠待遇:

(1)市市属事业单位编制,年收入不低于20万元;

(2)给予一次性房补,博士研究生30万左右,50-70万元;

(3)给予科研启动金,博士研究生5-10万元,20-30万元。带入科研项目的,根据学校规定给予配套,并且每项目另增加科研启动金2-8万元;

(4)博士或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引进第一年教学工作量全免、第二年减半;推荐参加企业专业实践的,脱产期间视同完成教学任务,学校及企业给予一定的工作津补贴;

(5)提供过渡性教师公寓。

四、纪律与监督

公开招聘工作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回避制度,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特设监督举报电话:0512—66503850。

五、本《简章》由市职业大学负责解释。

附件1:20222022年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岗位简介表(附后)

最新招聘信息请查看中国教师招聘网:http://www.jiaoshizhaopin.net

市职业大学

2022年4月22日

20222022年市职业大学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简介表

序号岗位名称岗位简介岗位类型招聘人数开考比例学历要求专业其他条件咨询电话
1自动化教师从事自动化类专业教学与科研专技21:1博士研究生机电控制类、机械工程类、仪表仪器及测试技术类0512-66875610

陆老师

2机械教师从事机械类专业教学与科研专技21:1博士研究生机械工程类、材料工程类、机电控制类如应聘人员专业大类是材料工程类,则本科阶段须为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3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从事大数据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2022年毕业生0512-66503531

鲜老师

4大数据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从事大数据应用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计算机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5物联网技术专业教师从事物联网技术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11: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计算机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6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教师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相关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11: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计算机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7现代物流管理教师从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科研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类,经济类1.2022年毕业生;

2.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为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物流、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0512-66507387

孟老师

8现代文秘教师从事现代文秘专业建设及教科研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中文文秘类2022年毕业生
9人力资源管理教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及教科研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工商管理类,公共管理类1.2022年毕业生;

2.硕士研究生阶段须为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10旅游教师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教学和科研专技11: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学1.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2.本科和硕士阶段专业须为土地管理类或工商管理类专业。

0512-66507872

吴老师

11康养管理教师健康产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养老服务与管理等领域教学与科研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公共卫生类1.本科阶段专业须为公共卫生类或医学类专业;

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3.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

12英语教师从事英语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21:1博士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科教学(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及英语相关专业本科和硕士阶段须为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科教学(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及英语相关专业。0512-66501169

吴老师

13英语教师从事英语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专技11: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科教学(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及英语相关专业1.具有副及以上职称;

2.本科和硕士阶段须为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科教学(英语)、英语口译、英语笔译、外国语言文学及英语相关专业。

14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教师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产品艺术设计等课程教学与科研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工业设计工程、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美术、艺术学理论1.具有职称;

2.主持过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3.本科及硕士阶段须为艺术类专业;

4.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

0512-66507563

胡老师

15产品艺术设计教师从事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科研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工业设计工程、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美术、艺术学理论1.具有职称;

2.主持过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

3.本科及硕士阶段须为艺术类专业;

4.年龄可放宽至50周岁。

16数学教师从事大学数学类、数据处理类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专技11:1博士研究生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金融数学、数学及相关专业本科阶段须为数学相关专业。0512—66503384

杨老师

17体育教师具有专项特长,从事体育教学与研究及运动训练专技11:1博士研究生体育类(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学、体育教学、体育、学科教学(体育)、运动训练、体育师范及相关专业)1.本科或硕士阶段须为体育类专业;

2.具有正高职称的学历可放宽至硕士研究生。

0512-66503526

王老师

18思政教师从事高校思政课教学与研究专技11:1博士研究生社会政治类1.2022年毕业生;

2.中共党员。

0512-66507876

杨老师

推荐:更多2022年苏州市职业大学公开招聘高层次及紧缺人才公告(22名)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教师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